欧冠分析莫斯科中央陆军

中国为何不遗余力,加大国防建设?钱当军费好过做战争赔款
欧冠分析莫斯科中央陆军
栏目分类
中国为何不遗余力,加大国防建设?钱当军费好过做战争赔款
发布日期:2024-12-21 08:55    点击次数:124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任先生编辑|任先生

日本信息库公布2022年全球军费排行,据统计,中国去年军费开支约为292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了全球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的国防开支大国。

纵观中国近十年来的国防发展,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的现代军事实力,确实有着随军费开支的增长而逐步攀升的态势。然而,在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也随之甚嚣尘上。有一部分所谓的“专家”,更是放出言论,声称“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将大量财政投注在国防开支上是一种浪费”。

(2022年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世界上有着怎样的流言蜚语,中国的发展强大国防实力决心都不会轻易改变,这是因为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已经告诉了中国:除了增强自身的国防实力,成长为一个军事强国之外,中国已别无选择。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近代历史经验教训,让中国必须成长为一个军事实力强国?这能够给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借鉴和启示?

近代屈辱,让中国必须成为军事强国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清朝、北洋和南京国民政府累计的对外赔款高达12万两白银,累计5000亿人民币。倘若将这笔钱最初用作国防建设,那么近代中国的历史悲剧或许就不会上演。

曾几何时,中国在世界文明的千年发展史中,曾是首屈一指军事强国的存在: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匈奴人,被秦汉两朝打得不敢“南下而牧马”;盛极一时的突厥,被大唐从北亚一路赶到西亚;征服大半欧亚大陆的蒙古,也被崛起的大明王朝打回了原型。

每当今天的人们提起古代的中国,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灯红酒绿的繁华盛世,更是一个睥睨天下的世界强权。

然而,天朝上国的梦却在近代清朝时期戛然而止。公元17世纪中叶,满清王朝入主中原,迅速崛起为了当时世界领土面积第五的大国。

在击败噶尔丹、沙俄等北亚、中亚势力后,清朝也曾一度崛起为亚洲地区的军事强国。但到康熙末年,康熙消极怠政,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力削减清朝国防开支。自此,康乾盛世盛极而衰,中国的边防事业就此松弛。

公元19世纪,清朝很快便因国防的松弛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公元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由,发起鸦片战争。在这场对外战争中,英军仅调度了不足2万人的远征军,便击溃了清朝近20万的军队。

1842年,战败的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赔款英国2300万西班牙银元,给中国人民带来沉痛困难的近代历史就此开始。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都意识到了清朝的国防松弛与色厉内荏,纷纷开始了对中国的入侵和瓜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每一场侵略战争,都让中国失去了大片的国土和主权,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挥之不去的伤痛。

帝国主义,亡华之心不死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告新中国成立,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足以保证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不时感叹道:“帝国主义亡华之心不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同年6月底,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幌子介入朝鲜局势。1950年9月,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发起仁川登陆,战争局势对于朝鲜而言急转直下。1950年10月,美军跨越三八线,攻占平壤,占领了朝鲜90%的国土,并将战火烧至了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

1950年10月,力不从心的朝鲜向中国发出了出兵援朝的请求,一时间共和国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窘境之中——彼时的新中国,刚刚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战乱苦难,国家百废待兴,倘若再卷入一场战争,是否会伤及亟待复苏的国计民生。但倘若不对朝鲜邻邦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就近在眼前。

正当所有人因考虑加入朝鲜战争是否回影响国计民生而感到犹豫不决时,毛主席力排众议,提出中国必须要打赢这一场仗,正所谓“打出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10月,在月色的掩护下,秘密跨过中朝鸭绿江边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队伍,正是对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最好证明。

经过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朝鲜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争取到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征程,也从朝鲜战争的胜利而始。

然而,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现代化装备也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等历任美国政府对中国施加的核讹诈,也曾一度是中国人民头顶上的一片阴云。在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何包围有增无减,他们时时刻刻都想让好不容易站立起来的新中国,重新变成那个跪在地上,任人宰割的旧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叶,经过美国数次核讹诈的中国终于决定,要研制出属于自己的核武器,跻身世界核大国的行列。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唯有让中国成为核大国,中国才能够避免受到其他国家的核威胁。

毛主席曾一度说道:“原子弹,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来!”

共和国历史上“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原子弹”的口号,曾一度引来了许多人的不解,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将研制原子弹的财政投注在国计民生上,才能够真正推动共和国的发展。但历史的事实已然证明了历史伟人的先见之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后,中国从此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五个核国家。

美、苏两个扬言要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超级大国,在中国研制出原子弹后,再也没有发起过如朝鲜战争一样大规模的对华挑衅行为。

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中国,在国际上更是挺直了腰杆子。20世纪60-70年代,是正是中国走出国门,迈向国际的外交黄金时期。1971年,联合国通过第2758号决议,正式恢复了新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放弃了美国长达近30年的对华敌视外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国因国防实力发展而获得的国际地位提升,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

真理在剑锋之上,国土在大炮射程之内

历史的经验事实证明: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中国人民需要努力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善于战斗。

随着中美两国的建交,中国对外交往的局面逐渐打开——1978年12月,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上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正是中国后来经济发展腾飞,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之一。

但是,中国之所以能够拥抱改革开放,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和平与稳定的环境。如果和平和稳定都无法保障,那么发展便无从提起。

即便是中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中国也依然不会放弃对国防的大力投入。改革开放后的种种历史事实证明,唯有增强国防力量,才能够守住现今的繁华,保证中国未来的长治久安。

20世纪70年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趁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现代化海军,大举非法侵占了中国西沙、南沙等诸多岛屿,并且在外交上诡辩声称西沙、南沙是越南的固有领土。2012年,在西方国家的怂恿和支持下,日本、菲律宾两个临近中国的国家,更是挑起了黄岩岛事件和钓鱼岛事件,试图玷污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然而,随着中国055等万吨级驱逐舰的下海,辽宁、山东等航母战斗群的形成,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上的海军强国,对西沙、南沙和钓鱼岛的日常巡逻也初步成形。在中国对岛屿取得实际控制权的情况下,这些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一度“跳脚”的国家也从此不敢再嚣张跋扈。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想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真正的现代化军事强国,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眼下,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尚未解决,西方的霸权主义仍然时刻威慑着我国的国防安全,这让中国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强大,来捍卫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中国将别无选择。

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的国家和中国面临着一样的境遇,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国防视作国家发展的重点。

譬如著名俄罗斯总统硬汉普京,就曾回应记者为什么要继续加大俄罗斯国防开支的问题,普京说道:“国防开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好像手枪和金表。手枪丢了,金表难保。手枪在手,金表也就可以一直在手。”普京这番浅显的比喻,背后的用意是何等地深刻而又贴切!

虽然一向热爱和平的中国并不想承认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的残酷规则,但是中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不仅需要中国人民坚定的信仰,更需要强大的武器来捍卫,这就是中国坚持不懈发展国防力量的根本原因。

正如中国著名的爱国学者艾跃进所言:真理,永远在剑锋之上。国土面积,在大炮射程之内!

朝鲜毛主席朝鲜战争中国国防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